【游戏化教育进课堂】认真地从科学角度去教桌游

 二维码

作者介绍

吕翀,浙江省永康崇德学校科学老师,连续六年从事学校桌游课程的编写和授课工作,与国内多家出版商都有较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开设有公众号“吕老师讲桌游”,推荐适合作为游戏教育的桌游并记录学校桌游教育过程中的心得和反思。游戏剧本《无人生还》投稿《鲁滨逊漂流记》,并获得出版,曾参与中文版《黑故事》的汉化。


桌游一直都是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不管这能不能被所有的老师所接受,至少我们业内的人都一致同意。

但是,即便是全业内的人都认可桌游的超强综合性,在桌游的教学中也是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声音。一类人认为,桌游是一个学科的载体,既然成为游戏,就应该遵照游戏规则,让玩家能够有足够工整和完美的体验,至少在他们之后独立游戏的时候不会出现“村规”;另一类人认为,桌游之于教育,就是一种特定的教具,规则只是参考,而如何合理地使用教具才是桌游教育的根本。作为一直处于桌游游戏化教育第一线的实施者,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微信图片_20200401192218.jpg


《我的行星》是今年给五年级学生开设桌游课之后的第一个游戏。在通过之前对这个游戏的接触和分享之后,我对这个游戏的课堂教学视角发生了一些转变。以前,在教学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会从游戏的角度,去加入科学的元素,从而让这个游戏变得有科普感,让人觉得这是个科学主题的游戏。而现在,我在思考的是,我能否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这个游戏,让游戏成为科学课的辅助。

于是,在我前期的工作总结和教学记录中,我尝试着换一套思路。《我的行星》是一个以构筑星球为过程体验的游戏,在构建过程中引入了许多地形的概念,如沙漠、水、岩石、冰、植被等等。但是,在科学的角度去看这些,它们仅仅是个构成物体的元素而已。就好比各种各样的原子,无外乎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一样,仅仅是数量决定了性质的不同。在《我的行星》中,星球的地形板块虽然是正五边形的,但实际组成的元素却是三角形。换句话说,一个地形板块中存在着组成元素的比例。


微信图片_20200401192222.jpg

这就是游戏元素和科学之间不同的联系了吧。游戏中会计算单个元素的数量,而科学中,则是考虑元素之间比例所带来的不同结果。比如:同样都是沙和水的组合。游戏中的计分,考量的是沙的数量能获得的分数,水的数量能获得的分数,两者相加,便是游戏体验中的结果;而科学中,沙和水的比例1:4,和4:1是完全不同的概念。1:4的地形,意味着有大量的水,边缘会出现少量的沙,这也许是大陆架、海滩或者岛礁;而4:1的地形,则是大量沙中存在少量水,这往往会是沙漠绿洲,或是戈壁中的地下河。于是,问题就来了,在我们使用桌游进行教学的时候,是让他们关注最终的分数,还是去关注每个会出现在星球上的地形呢?

  现在的孩子,不同于过去,他们更注重在体验中获得的感悟。或许他们会关心最后的得分问题,那也是在强大的应试背景下造就的思想产物;但当孩子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星球表面各种板块的时候,真正的科学就诞生了。他们能够通过不停地拼接板块而创造荒漠,他们也能通过同样的操作造就汪洋大海,甚至他们还能让热带雨林变成青藏高原。在地球千万年的运动和变化过程中,这些事都发生过,但在科学课的角度上,孩子们并不能很直观地看到这样的变化,毕竟风化和地壳运动通过模拟是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的。而在游戏中,用具象化的视觉效果,便可以给孩子们这样的体验,这可是一般科学课中无法做到的。

微信图片_20200401192226.jpg


因此,当从科学的角度去审视一款桌游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许多深埋在游戏背后的知识,这些是对科学课堂的补充,也是对游戏情感体验的提升。《我的行星》,在它的游戏体系中出现了地形、生命,而在地球演化中,出现了地形、变化、生命、灭绝。我们不妨把地球的演化埋进《我的行星》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一番。

    当然,所有的教学体验都需要有主题的升华。在每一次的教学体验后,我们总要留出一些时间来做一些回顾和自省。ORIDAGIEA焦点聚集法的提问方式能够打开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从最简单的直观现象开始,一点点深入,避免出现无效的提问和机械式的回答。这样,才能实现真正地让一款科普类的桌游为科学学习提供大量的帮助和具象化体验。

微信图片_20200401192231.jpg